Page 1 of 1

应对网络和移动设计中的认知负荷

Posted: Thu Mar 20, 2025 9:39 am
by hasan018542
设计的挑战之一是以一种不会让用户感到不知所措的方式呈现信息。好的设计不会给大脑带来不必要的压力,反而会让用户体验更有价值、更积极。在本文中, L-TECH UX/UI 设计师Irina Romanova 将讨论在开发界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思维特质。

什么是认知负荷?
1988 年,澳大利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·斯韦勒 (John Sweller) 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,该理论反映了我们的认知架构,即我们处理和学习信息的方式。大量研究结果发现,只有不会使人脑负担过重的信息才最容易被吸收。这不仅适用于文本和图形,也适用于任何数据,其数量必须同时保存在工作内存中才能与任何系统或产品交互。

认知负荷有三种类型:

内部认知负荷取决于用户交互的系统及其主题的复杂性。 中英数据 某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越多,对他来说就越容易。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的产品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,这意味着他们在与该产品交互时会花费较少的脑力劳动,反之亦然。

外部认知负荷取决于信息呈现的方式。例如,如果应用程序或网站的逻辑过于复杂、信息不结构化、呈现方式单调,则很难理解。通过提高可用性和编写高质量的内容来减少外部认知负荷。

相关负荷是帮助处理信息和巩固记忆模式的算法和模式。

当整体认知负荷超过记忆容量时,人们往往会经历认知超负荷。大脑功能开始变差,压力水平增加,出现困惑,结果产生拒绝、不接受和失望。